【病因】
+ t" q+ l) K6 M9 j; f+ g
- Q! V$ H% z+ O5 c* b; i( r 本病主要继发于各种局部性损伤,如刺创、咬创、蜂窝织炎以及各种外伤,感染了各种化脓菌后形成脓肿。也可见于某些有刺激性的药物,如10%氯化钙、10%氯化钠等,在注射时误漏于皮下而形成无菌性的皮下脓肿。 ! x0 O: X' i* L: ^( I$ r
. g2 W' o7 X& T) b. T, U1 ?
【诊断要点】
4 ^$ K( \, B5 \9 p
6 c. M- ?6 {, ~& r$ ^5 N5 r' @ 各个部位的任何组织和器官都可发生,其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初期,局部肿胀,温度增高,触摸时有痛感,稍硬固,以后逐渐增大变软,有波动感。脓肿成熟时,皮肤变薄,局部被毛脱落,有少量渗出液,不久脓肿破溃,流出黄白色粘稠的脓汁。在脓肿形成时,有的可引起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待脓肿破溃后,体温很快恢复正常。脓肿如处理及时,很快恢复;如处理不及时或不适当,有时能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有的病例甚至引起脓毒败血症而死亡。发生在深层肌肉、肌间及内脏的深在性脓肿,因部位深,波动不明显,但其表层组织常有水肿现象,局部有压痛,全身症状明显和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
# {0 b# k$ n1 V \! \: W5 U% J1 e& F7 @, u9 C0 k
根据临床症状诊断并不困难,必要时可行穿刺。如抽吸到脓汁,即可确诊。
' j# |' V& Q: j/ d, `/ m+ {0 Z' w- L. E; J! r1 Z4 w6 E
【防治措施】
& W9 H1 A2 ?; ^1 Y
$ ~% a# S. F' t7 F( N 第一,对初期硬固性肿胀,可涂敷复方醋酸铅散、鱼石脂软膏等,或以0.5%盐酸普鲁卡因20~30毫升,苄青霉素钾(钠)40万~80万单位进行病灶周围封闭,以促进炎症消退。 3 o2 h z9 g2 u8 Z9 ^8 C
' m2 Y1 d! r1 h0 T0 C5 d, v( ^$ v* d
第二,脓肿出现波动时,应及时切开排脓,冲洗脓肿腔、安装纱布引流或行开放疗法,必要时配合抗生素等全身疗法。) K" ?5 E& {2 M! c9 x6 s
% [/ b4 {7 L5 d
$ {: ~! s7 ~$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