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的追踪训练
( i1 n5 I6 A+ ]4 [ A- @! g# Z
3 }5 x l8 n' z$ r# g
9 f% G' v4 p v. r3 H: e+ s# l一、目的要求
) z+ i9 H: i+ j: P) p$ ^
]' h9 Q0 D9 }通过本科目的训练,使犬养成根据犬主的指挥和附予嗅源的气味,在地面上寻找
6 l! L& |* j a& N1 R0 Q& d与嗅源气味相同的迹线,并沿着这一迹线进行追踪和获得与嗅源气味相同的物品
5 q2 d. N8 Z' W, \ Y4 I$ u或人的能力。追踪训练必须在犬具备了“ 嗅嗅源 ”和“ 衔取 ”科目能力的
$ v9 ]% U6 g% A# T* K# U+ o基础上进行。 * Y- p4 r! c2 A
1 `& {4 C. V0 D# C" I. c7 O& O0 B
二、口令 “ 嗅嗅 ”,“ 踪 ”。
: p! }8 N2 @5 H" i4 R( t9 \! k
! w7 {3 \% K: m# W$ w* Q; p# W- X三、手势 右手食指指向嗅源处或迹线。
; U" L R- Q" w; d: Z# ], R8 @' n+ ]% }$ ?7 M; {! k
四、训练方法和步骤 ' Y b$ y' }5 y
4 n2 L, T2 O2 u0 U- w; d; p9 y( a第一步:培养犬根据口令,能积极向下嗅认,对主人的迹线气味进行追踪的能力。 : l0 D% z1 s- x' b+ i8 @6 u
5 ]0 A2 W: I: q: U8 y
方法:犬主将犬带到比较清静的训练地点,使犬游散和熟悉环境,然后将犬拴好,
8 w6 | |, r, M( ?2 J# Z用能引起犬兴奋的物品逗引犬,当犬有获取物品的表现时,犬主就离开犬,顺着
6 r6 z2 S; T2 g& i9 i/ c6 ~风向以抢步的方法走路,构成一条长达 30M~50 M的弧形迹线,将物品放在迹线5 h4 w- ]6 z0 s, V
终点的地面上,然后再沿着原线返回,以加浓迹线气味。接着将犬带到离迹线$ }+ d0 P0 ~8 G8 o* A* V
50CM 处,左手牵短训练绳,右手指向起点嗅源,用普通音调发出“ 嗅嗅 ”的
( R( R% B6 j7 w8 y* r* l1 z口令,当犬积极嗅认起点嗅源时,要及时发出“ 好 ”的口令奖励,同时用右手$ s. ]( W1 @, c/ q Q2 j
食指指向迹线,发出“ 踪 ”的口令,并继续指着迹线使犬向前嗅认,一直逗引
! ~! D3 j6 q+ r犬沿迹线嗅到终点。在追踪途中,应间歇地重复“ 踪 ”的口令,当犬发现物品* f7 K& k2 x/ i1 q5 m5 X. U
并能主动衔取时,应及时予以抚拍奖励,并将物品接过来再抛出去让犬衔到,
h7 }; p8 ^# Z! N9 R以提高犬的兴奋性,为加速这一基础能力的养成,可据犬的兴奋程度,在同一
1 K7 J, f( g, u; k4 u训练时间内,按照上述方法重复训练几次。 ) ?: @4 g" d9 W1 V
6 D. h* p) w) Q
当犬经过若干次的训练,能主动兴奋地根据迹线气味追踪时,即可减少或取消用
" |* X: B6 ?5 K/ |8 J0 n) F( r物品逗引的手段,适当放长训练绳加以控制,并将复线改为单线,其迹线的长度2 J6 q. t0 |* @" S4 a
也可用时长时短交替的方法,逐渐长到 500M 左右,并增加迹线的弯度与角度。( j7 C% j5 M7 k5 V7 P
当迹线延长 200M 以上时,应在迹线中途增放 1~2 个遗留物品,如果犬已能$ m, F- J w0 j# G+ {2 R/ g/ P3 f9 @
兴奋地沿着迹线正确地追踪时,可将训练绳的长度再适当放长,直至拖在地上,
" f; p) Z4 k1 S以发挥犬独立追踪的能力,并进一步使犬的能力和训练环境条件逐渐复杂化。- D& i2 v! s9 l- f
其方法和要求如下:
, H0 F& H4 F5 d/ x9 D8 ], ^5 x2 m& u- |3 b' I% @
1、培养犬区别诱惑迹线的能力。在追踪进程中,开始犬是在主人迹线上追,
0 D; x: e5 {4 K7 p) E如果突然脱离主人迹线向其它方向追去,这就是上了诱惑线。此时训练员不应
4 ^* S5 q; C1 a急于约束犬,让犬发挥独立区别气味的能力,犬若不能正确区别而沿着诱惑线& E; x* m3 c/ }* a2 t) n
继续追下去,这时则应及时唤犬名字,令犬回来,重新附与溴源气味或迹线气味,6 M4 r( x1 h8 \# |. V! {* Y; Z/ ^9 p
并收短追踪绳适当控制,不使犬脱线太远。如果犬能独立地对主人气味反应并 ?, S9 |3 D6 ^9 Y5 ~; a* h1 j
重新上线追踪,应以“ 好 ”的口令及时奖励,以提高犬的区别能力。 7 m: x& w& O( g. k7 m# U- }# G8 u# M
# g" O0 `# ?# @( y2、培养犬能继续中断迹线的能力。为了培养犬在追踪迹线气味发生中断时,; W# m. ]5 L7 t6 i
能根据口令兴奋地搜寻迹线并继续追踪的能力,训练员可利用有壕沟,河流和
% G8 V8 t6 a2 i公路等环境布设迹线,在意使迹线气味中断。 $ X0 I3 S) k- A
" W! r$ a* d- s: k; Y6 Q/ ^" w0 M, v
当犬追到迹线中断处时,要防止其东跑西窜,而应首先引导犬沿壕沟,河流,1 g( Z6 F( B( x
公路一侧的右方向积极追寻,犬若不能很快地自动接线时,训练员应带犬通过
4 F8 c( n8 w. y) E* T中断处,在距离迹线稍远的地方,令犬继续搜寻迹线,当犬发现迹线后,及时* D# g* r7 N5 {- P9 p
以“ 好 ”的口令奖励,并使其继续追至终点。
8 p9 [" l0 z) `: G, X
$ d. E( F3 M% p4 k/ y9 ]+ _: G# v% v) m1 `
3、培养犬追踪陈旧迹线的能力。这一训练要在犬能联系迹线气味,并能积极向2 {. m9 L# `" @/ z
下嗅认的基础上进行,迹线延长的时间不能开始就要求很高,最好先从 30 秒
/ J# P/ L+ X, H4 ] F. O2 l开始,并在走线时使步子慢一些,气味大一些,当犬能顺利地追踪时,逐渐将- c! p* q7 W! M4 S9 G
迹线遗留时间延长,应防止直线上升,有长有短,难易结合,在犬的基础能力
& h. z6 }* ?* D0 X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有计划地进行一次大幅度提高。例如:把迹线的遗留时间
0 H9 Q" N- l" I8 m) K在原有基础上延长一倍,也有一定效果。但不论成功与否,在下次的训练中都
" |) c) f5 a0 Z3 B! I应把条件降低下来。 - A. ~4 n' }' o+ W" g6 D
% ~8 \8 @1 \, m+ B; x. i: ?
通过第一步骤各项能力复杂化内容的分别训练,在犬形成较好的基础能力后,
l. K% N( h& `" Y要求犬达到在比较清静的环境条件下,能根据口令和嗅源气味,兴奋而顺利地; c; \* j& `5 \0 r3 I5 n; M7 n2 t \
追踪 500M,遗留 3 小时的主人气味迹线,即可转入第二步骤的训练。
: i- g' i- c5 L+ t' Z& m" x( g" T8 |/ p
在第一步骤训练中应注意的事项
X7 x2 P, J- r' D! P7 F: H3 z5 r" [( e2 w& W# C
1、对于追踪兴奋性很高的犬,用物品逗引的方法不宜使用过多,对不兴奋的犬,$ m. |, z3 i9 q& k6 n% j
则可多用逗引,以增强其兴奋性。
* s* p m+ h" H. A, D1 ^/ d! h1 T1 Y: ?0 L2 |% J/ c ~
2、 要根据犬追踪的情况,灵活掌握训练绳,当犬追踪兴奋时,就将绳子放长些,3 k2 f3 X T. \# C/ m
以发挥犬独立追踪的能力。当犬追踪困难时,就将训练绳放短,并在必要时给予
! q- h& h" j8 q( n+ a帮助,使犬继续追踪;在追踪过程是,应特别注意不在使训练绳妨碍犬的行为。- P) z9 \ J6 B! q% S. I3 P* l
; v3 n6 ^3 w* ^! U/ }
- Y- U# d6 @. @, V
- X5 L/ g6 s3 |# }" ~3、迹线的方向和角度,以及使用的物品和终点藏蔽的方法,要经常变换。 % S+ m4 [3 a0 N0 S; o$ Z
# O% N/ j* h$ {& L- c* R% b7 {
2 Z8 G1 {- c& ^; j6 y. M; P; Y4、延长迹线距离和迹线遗留时间及增加角度和诱惑线等复杂化训练。应采取4 b% K M* ]# U, l' A: K/ Y9 k
单项突破的方法,不宜在一次训练中同时增加几个难度较大的项目,否则,
1 `, x, h4 m/ }$ g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 m0 g+ G8 I: n7 N9 X4 ?/ g
5 }" }, u" X ^! R- Z! a6 A! i+ I8 O3 C' E
5、在训练主人迹线时,就应细致观察和掌握犬的行为表现,为以后掌握他人$ C. P L; X+ S* B
“不知”迹线的追踪,打下基础。
c7 e$ F: q, |) p/ r
* v% ]# H/ U3 _/ H' a' }7 y8 M- _* u 追踪他人迹线的训练
, Q1 n, X* F! C" a* s; _2 U7 X, I8 I
在最初期的训练中,应选择犬比较熟悉的人担当助训员。并在数日内不要更换,
' [8 l/ x8 s$ Z, p4 R+ n训练员将犬带至清静的训练地点,拴在固定物件上。先用助训员的物品逗引犬
( o7 E) z9 r5 I# H4 {8 D7 s0 p3 j衔取的兴奋性,接着将物品投在距离很远的地方。这时助训员走近犬将物品拿走,0 i8 j d1 W# Z% M
立即以密步构成约 100M 的迹线,将物品放在终点较隐蔽的地面上。然后以大步
2 n- l0 n$ @* l7 ?9 B- K跳离终点隐蔽起来。训练员把犬带到起点,令犬细致地嗅认助训员的足迹气味后,+ j: B& _- L4 q: C& p5 Z- i
使犬沿着助训员的迹线追踪。只要犬能按迹线气味嗅认,就以好的口令奖励,) R4 J" A- M( u% {
犬如表现不适应,就要采取指引的方法帮助犬追踪。犬到终点发现物品并能主动7 O* @3 H' o! F2 D [, `; P
衔起来时,要充分地给予奖励和抛物衔取,并让犬游散。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
+ i x/ B5 ~# h' N, M在犬的能力有所提高后,用物品逗引的方法即可取消,助训员也要经常更换,; t3 n8 v, x* Y- P7 Z
当犬追踪他人迹线气味的能力比较稳定后,即可按照前一步骤的内容,方法,; @# [8 b1 v; p
要求,进行能力复杂化的训练,完成之后再进行如下训练。
6 t) S r6 s% g
& c# T; x3 h N/ Y* o! ]- n ^
9 F \3 |% N8 B! P* x1、 脱绳追踪的训练。脱绳训练,是便于在某些行动不便的地形条件下,不受
& V# [" x" _7 V" D; q训练绳的约束而自由进行追踪。为防止犬在脱绳后行动速度太快而脱绳和便于
0 k( O' ?4 Y$ H; Y( j6 Z) @* _犬主对犬的掌握,先要在带绳追踪的过程中,使犬对“ 慢 ”的口令形成条件% u4 ~& r' U9 O7 T5 t
反射。每当犬的追踪速度太快时,犬主就发出“ 慢 ”的口令,同时拉紧训练
* b. c/ }3 l! O) y# \绳使犬放慢速度。犬如能根据口令放慢速度时,应及时予以奖励,并令犬继续
I* M6 X* A: w+ O追踪。当犬养成脱绳追踪能力后,也不要完全取消带绳的追踪,要把脱绳和带
, s. T- F5 k' [3 \- A+ f绳追踪两者结合起来训练。) O# E+ N# I0 |9 x$ y4 k/ g
( o) P! g9 h0 K& U8 W3 E/ Z
6 x" V% l2 S) o3 W# _
6 _1 q" Q# ^; X2 K# {& w
2、“不知”迹线追踪的训练。这一训练主要是培养犬主正确掌握犬的追踪时的2 E4 e$ K8 [' n! G/ C* \) k
行动特点的能力,判断犬在追踪时的行动,以便在实际使用中,根据犬的行动特+ m* {9 G6 p+ b" e* V/ Z" M0 d
点,判断犬的追踪是否正确。这对犬主来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而是在平! R0 w3 T7 @) X# r# ]3 J2 X
时训练中逐渐观察和掌握住犬的表情才形成的,在训练初期,追踪的条件不宜过
# p, i5 Q4 \+ @, }: b& e, O( S高,布设迹线的助训员最好跟随于后,以观察犬主对犬的掌握和犬追踪时的表现,8 w6 q8 ?7 [6 n
在必要时也可以帮助犬主正确指挥犬作业。也可通过“半不知”迹线逐渐过渡到6 W6 v6 F! T) }# Q, p
“不知”迹线的训练。并经常把两者贯穿起来训练,在训练后期,“不知”迹线8 G4 _8 U6 j! H$ ~2 Z" l+ Y! }
追踪的训练次数可适当增多,在这一训练有一定基础后,可布置假现场和结合现
) D: @" R4 e3 x4 H& m( {场实习进行锻炼。如犬能在比较清静的环境条件下,达到根据口令和嗅源气味,
' E* C& \6 g% ^& C) f兴奋而顺利地追踪 3000M,气味遗留 3 小时的陈旧迹线,即犬的追踪能力已基本
. I* o1 m5 c' o' T. ?7 L: L( D0 Z9 g2 \养成,以后应结合现场使用,继续进行锻炼提高。
2 s( v+ j6 d4 \7 R ' u3 J& m2 `7 p# q1 E
% c% n4 ]' e( J
1 i5 r- V+ H$ K4 u J
在第二步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 q. {; c0 Y/ P, L; c
( }0 _' G( [/ ^; D; M! W3 E" R* ~# _# F- Z* s5 S& @0 y+ }
1、在训练犬追踪有角度或有诱惑线的迹线时,犬主不要在迹线拐弯处有意地用
1 q. A9 v; u& B$ Q( W1 e训练绳拉动犬,应尽量使犬独立地根据迹线气味辩别方向。只有当犬确实不能! i) s! r n& r; b& s5 q9 S
根据气味自行转弯而迷失迹线时,犬主才应将犬唤回,重新指挥犬按迹线追踪。
: ]9 k/ z# V3 { \% R' A
( O: ^+ d- w3 s+ S/ y+ I
; y1 M! b( P E" H* U0 F6 h# C* }' v0 o, r# h4 v, f _# r
2、 用扯拉训练绳促使犬放慢追踪速度时,刺激量一定要适中,以免影响犬的3 r; t$ Z2 O% D% B4 e+ q4 n
追踪兴奋性。 + N: X) f5 d/ l) w2 X
& g: x- T2 o; Q* h- E
3、 在“未知”迹线追踪训练中,犬主应充分发挥犬独立追踪的能力,切忌主! O4 U% ]) b. e1 d/ j( `
观臆断
& W( H! l9 X7 T)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