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2007-11-15 14: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48.便秘 -- K+ \/ q9 m. d2 ~- Q
便秘是由于某种因素使肠蠕动机能出现障碍,肠内容物后送困难滞留在肠腔内,其水分被吸收,内容物变干形成肠便秘。
, @! }& t- o7 o' P" K$ Y- j〔病因〕 ) N- a( A/ K- B: }
(1)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造成肠弛缓,便肠内容物 5 t9 Y# _4 x# Z7 |# e# r; _, J
后运无力,滞存于肠道中; # u7 m: p* n2 v! V6 ^7 ^% V+ p
(2)异嗜癖,平时爱吃沙、土等杂物;
* r1 D. C, d2 \, l: |7 U( q& o4 N(3)腹部肿瘤,腹肌损伤;
2 V) ]0 {1 {2 O+ o, C- l8 {6 V1 h9 U(4)骨盆疾病,如音盆骨折、狭窄、前列腺增生、直肠狭窄;
' Q3 n5 i1 ?7 j(5)骨软症引起腰椎下陷压迫直肠; ' s) N; z0 X8 Y
(6)肛门疾病,肛门囊腺炎、肛门损伤;
0 n# {/ @8 l! V7 Q% |1 e8 h1 K, |(7)药物因素,服用阿托品、碳酸钙、硫酸钡等药物。
9 a! c9 {1 U1 c. F& _; G〔症状〕患病的犬常有排便姿式但排不出来。病初精神、食欲方面变化大,继之出现精神不安、不食。表现有腹痛鸣叫、腹围胀大、呕吐,肠音减弱或绝止,并伴有脱水,呼吸增快症状。腹部触诊,可触压到干硬块状或条状的结粪,触压时敏感不安。 ; z2 H3 v; S! C
〔诊断〕通过问诊及不排便情况及腹部触诊到干硬结粪块可确诊。 6 ^) N0 [2 _# Y, E0 Z4 K
〔治疗〕 根据病情决定口服泻剂、灌肠或手术治疗。
- s6 y" C1 g* w0 w: V- F& f口服酚酞片或果导片20毫克/千克体重,1-2次/日。用于轻度便秘。 1 n6 @ Y! n' p2 T7 H
灌服石腊油5-60毫升。
8 D5 u1 Z+ k& C+ H4 M# q" n重度便秘给予灌肠结合腹外按压法治疗。用温肥皂水灌肠,边灌边按压结块,一般能有较好疗效) $ g$ r" k* g2 U8 \
经灌肠及药物治疗不见效的犬,应施行腹腔切开术,将结粪取出。 9 Z" `) M- ?# |0 B d
; [/ L s3 U. F! Y49.小肠梗阻 --
& C; G! n6 _) g- I0 Y, Q小肠梗阻是犬的一种急腹症,常因小肠肠腔发生机械性阻塞或小肠正常位置发生不可逆变化,如套迭、嵌闭、扭转等。小肠梗阻除造成肠管不通外还同时伴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 a% e- @, \" a( X病因 食入骨骼、果核、弹性玩具。肠道寄生虫如蛔虫、绦虫、四月龄以下幼犬蛔虫性肠梗阻是主要原因之。手术后肠管粘连,肠内肿瘤。食后剧烈活动造成肠系膜破裂、隔破裂、脐疝造成肠管进入破裂孔及疝环中引起肠嵌闭。犬瘟热、肠炎可引起部分肠管麻痹其前段肠管蠕动加强可继发肠套迭。
k- X! D" o8 G) j) r2 z〔症状〕肠梗阻的典型症状有腹痛,呕吐、腹胀、排粪停止。 : ?1 p+ I$ F# ^0 @
初期症状:不食,不时叫唤、呕吐、卧地翻滚。有时有少量粪便。随病情发展,呈持续性呕吐,严重脱水、眼球下陷、皮肤弹力下降、腹围增大、呼吸困难。随着肠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变部位的肠管开始比现麻痹、坏死,此时病犬疼痛反应消失。但临床出现高度精神沉郁、自体中毒、休克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将造成死亡。
% g, ~' L2 i$ q慢性肠梗阻 症状主要表现动物逐渐消瘦、脱水,并有经久治疗不愈病史。
6 F$ a) V2 ?. H; A5 x8 e〔诊断〕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可初步做出诊断。腹部触诊可触及到明显的梗阻块或肠套迭的粗细交界部。如腹部高度紧张、影响触诊时,可注射小剂量的镇静剂、肌松剂,如846复合麻醉剂或氯丙嗪。等动物安静后再施行触诊检查。
, {% i0 A B: F1 `! p% x% _# ^有条件的地方可应用X光射线检查,可看出阻塞部前端充气。套迭部可见有分层的肠管影像。
+ h& w/ k( g4 C* C% P) l〔治疗〕当确诊为小肠梗阻时,应立即施行手术治疗。手术时间越早治愈率越高。手术前后应采用补充能量、液体、调整酸碱平衡疗法,全身应用抗菌素控制感染等其它对症疗法。术后绝食5-6天,以静脉输液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然后给予流食,直至恢复常规饮食。术后对病犬加强护理。 7 Z9 ^( S* A& o* ~- G- t" O$ Z2 x( |, a
" ]# s) b3 A! b% y1 ?* _/ K2 y2 O. r50.犬疱疹病毒感染 --# g( A3 s0 M9 W1 q
犬疱疹病毒感染是新生幼犬一种急性、不发热性、致死性的一种疾病。大于21日龄的犬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出现。成年犬可造成母犬不育、流产和死胎,公犬以阴茎炎、包皮炎、精索炎症状出现。
4 D$ ~2 [) B- O0 B, a〔症状〕该病的潜伏期为4-6天,21日龄以下的幼犬可引起致死性感染。初期病犬痴呆,精神沉郁、不吃奶、体软无力、呼吸困难、压检腹部敏感疼痛、粪便稀软、色黄。体温不高,犬不停嚎叫、不安、颤抖。有的犬表现鼻炎症状,有浆液性鼻漏,鼻粘膜表面广泛性斑点状出血,股内侧皮肤可变成红色丘疹。病犬后期角弓反张、癫痫、知觉丧失。大多数犬在出现症状后24-48小时死亡。康复的犬可造成永久性神经症状,运动失调、失明等。 * |6 Y! [1 k( @0 W# q
大于21-30日龄的犬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出现,咳嗽、打喷嚏。当继发混合感染时可引起肺炎症状。
9 J; [, ~/ }" d# m- G0 F成年母犬,以生殖道感染为主,阴道粘膜弥漫性小泡状病变,可造成妊娠母犬流产,死胎及不孕等。公犬可见阴茎和包皮慢性炎症,包皮内可有大量脓性分泌物。
# Z: ~, a0 U, e5 |' s& g) @〔预防治疗〕本病目前疫苗研制进展不大,现没有疫苗可用。
2 {9 y* r! |! @/ r可用康复的母犬或仔犬自制血清进行注射,可防止感染的幼犬死亡。 / U5 q: d7 d9 Z; ^/ K2 c
对病犬给以保温(37℃左右),同时对上呼吸道症状的犬给以广谱抗菌素疗法及补液疗法。 . `2 P" z; L* G& ^+ s
2 j8 C/ A( P! _: M4 b51.结核病 --
. S1 C( c8 n) ~; N/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茵引起的一种人、畜、禽类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犬主要对人型及牛型结核杆菌敏感,在机体多种组织内形成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灶为特征。
3 {5 L9 ]! x. O4 h" u& R〔症状〕犬患结核病常是慢性感染,表现为低热、消瘦、咳嗽、
/ t- c3 K' c- u/ D( e/ D1 A z0 G贫血、呕吐并伴有腹泻症状出现。肺部结核,常以支气管肺炎症状出现,伴有干咳、呼吸喘促、听诊肺部有哩 音、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胃肠道结核,以消化道症状出现,伴有呕吐、消化不良、腹泻、营养不良、贫血、腹部触压可触到腹腔脏器有大小不同的肿块。骨结核。可表现运动障碍、跛行,并易出现骨折。 & x( @8 A/ _4 j* K7 x- s8 L, H8 {
〔诊断〕
1 o$ E4 Z6 m1 d* \+ o/ P(1)肺部结核可通过调射线透视或照相检查。可见有钙化病灶或空洞影。 ! D9 {. V; E& Y% W! U$ A! q+ ~* k
(2)可用结核菌进行皮肤试验,在皮下注射结构菌素250单位。观察皮肤肿块是否在判定标准以上。
+ K- k: J& y _3 W(3)用鼻腔分泌物、痰液、乳汁、及其他病灶进行涂片,抗酸染色后进行镜检,可以直接看到结核杆菌。
: }" H$ C4 m7 h; X' K〔治疗〕 ) E1 r! O) q* e4 ]' T. \
(1)链霉素10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 u/ k q1 |' b! a/ U0 L2 ?: K" W
(2)异烟肼,5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
9 l% F9 Z3 Q4 c+ T3 s(3)有全身症状的犬,可对症治疗,给予镇咳、祛痰、如咳必清、咳平0.5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
) I8 C$ [7 N! ~& t(4)犬结核病从公共卫生学上考虑,应进行隔离或施行安乐死,避免传染和扩散。
! S( h, F/ J/ p" U) @, e+ b! c1 L4 e4 w' p0 w; J$ i( G
52.布氏杆菌病 --* n. X K$ u1 S8 Q, Q( }
布氏杆菌病是人兽共患的一种传染病,以生殖系统侵害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睾丸炎、附睾炎、淋巴结炎、关节炎、流产、不育等特征。犬感染布氏杆菌大多呈隐性感染,少数可表现临床症状。 3 f, D# q% C9 {' }! @ N6 Z
〔症状〕犬感染布氏杆菌后,一般有两周至半年的潜伏期后表
0 W. q3 i# e5 W7 L5 T现临床症状。怀孕的母犬多在怀孕40-50天后发生流产,流产前一般体温不高,阴唇和阴道粘膜红肿,阴道内流出淡褐色或灰绿色分泌物。流产的胎儿常有组织自溶、水肿及皮下出血等特点。部分母犬怀孕后并不发生流产,在怀孕早期胎儿死亡,被母体吸收。 ) J+ i; h2 ~4 I; P" w; q' D. u0 b& u
流产后的母犬常以慢性子宫内膜炎症状出现,往往屡配不孕。公犬感染布氏杆菌后,以睾丸炎、副睾炎、前列腺炎、包皮炎症状出现。病犬除发生生殖系统炎症外,还可发生关节炎、腱鞘炎,运动时出现跛行症状。
8 D% n, `. M- X% y) H* m6 p〔诊断〕怀孕母犬发生流产或母犬不孕及公犬出现睾丸炎或副睾炎时均应考虑本病。确诊可用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检验进行确诊。
" Z5 z' c2 g* @9 v〔治疗〕主要是抗菌素疗法结合维生素疗法。 1 u0 w3 Q9 [4 `2 J
(1)四环素25毫克/千克体重,混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2次/日;或口服四环素,50毫克/千克体重,2-3次/日。 4 S( W+ i8 [8 B
(2)土霉素片0.1克/千克体重口服,2次/日。 " f8 @2 T2 r9 Z8 G1 U% k2 [ l
(3)硫酸卡那霉素,5万单位/千克体重,2次/日。 # P+ ~' y* P0 Y
(4)硫酸庆大霉素,8千单位/千克体重、2次/日。 : ~( e$ z1 |; v$ o5 W
(5)口服维生素C 10-15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维生素 3毫克/千克体重。 5 X0 E1 n; x4 M4 O+ o! c
* J1 D4 c" U* I9 U3 {( ?
53.破伤风 --5 B1 h1 J- t. v% y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伤口,并在伤口内生长繁殖分泌毒素,造成机能紊乱。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运动神经系统应激性增高,全身肌肉持续性痉挛收缩的特征。 1 `$ N" p! A. l) v9 W
破伤风梭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当犬在户外活动造成破伤后均有可能感染本病。所以在户外破伤后均应到兽医部门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 U: T" r, o. Q
〔症状〕本病潜伏期为5-10天,长的可达几周。受伤的部位离头部越近,发病越快,并且症状也重。 4 S, f8 `+ b' s1 m7 |
犬和其它动物相比,对破伤风毒素的抵抗力较强。临床上多见局部性肌肉强直性收缩。但部分病例可见有全身性强直痉挛,牙 4 _4 C2 Z3 G9 Q
关紧闭怕光、怕声音、怕惊吓,稍有刺激患犬即可表现兴奋、肌肉强直、形如木马、口角后吊、两耳直立且靠拢、瞬膜外露、手触患犬全身肌肉僵硬。由于呼吸肌痉挛收缩可见有呼吸困难。咬肌收缩使患犬咀嚼吞咽困难。 ) Z: r% I/ p. x- @0 H* q
破伤风的病程差异很大,严重病例有的在2-3天内死亡。有的缓慢发生并不严重。大多在出现症状后3-10天死亡。康复期可能持续很长时间,有时4-6周后仍可观察到运动不灵活及肌肉僵硬的症状。
* ~! t) A; L, w* c3 y大多数病例预后不良,因进食困难,造成营养不良、衰竭死亡。但局部强直的患犬预后良好。
0 Z. F6 x, N f5 [- `〔诊断〕本病根据临床症状及有破伤后出现肌肉强直性收缩和体温正常大多可以确诊。
" K; p5 j6 j5 z〔治疗〕消除病原、中和毒素、镇静解痉,抗菌消炎的对症治疗方法。 ; U4 u# Z) ^: G
(1)找出伤口扩创,用双氧水(30%)冲洗伤口,然后用2-5%碘酊局部处理伤口,创口内撒布碘仿磺胺粉。伤口暴露、忌包扎。
) Q; R/ V. j' M$ M, i6 c(2)肌内或静注射破伤风抗血清3-5万单位/次,1次/日,连用三日。
( p' f$ F# n; ]! [(3)抗菌消炎,青霉素5万单位/千克体重,2-3次/日。连续注射一周。 - N! z2 r) j: g9 S( Q8 J: W
(4)镇静解痉,氯丙嗪5毫克/千克体重。 6 {9 q% l; t1 D7 C5 r4 M9 {
3 O# n3 l0 f3 N# F6 b54.立克次氏体病 --7 g$ ]9 e* |) r) \, U$ P2 o2 r9 `
本病是由于立克次氏体寄主于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败血病。立克次氏体是一种体形很小的微生物,只能在细胞内生长繁殖,不能在细菌培养基上培养。
$ h8 X. R& m) q* t8 S: N9 T〔症状〕潜伏期为7-21天。本病特征是周期性发热、粘液性鼻漏和结膜炎症状,眼角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呕吐。呼出气体有恶臭味,患犬逐渐消瘦、贫血,后期可有粘膜及皮肤糜烂、四肢水肿、胸水及腹水。有时可在腋下和股内侧看到脓性的红斑疹及胃肠道炎性症状。个别犬可有惊厥、抽搐、脑膜炎症状。患犬死后剖检症状有明显的脾肿大、肺水肿、心肌内膜下出血、肠粘膜溃疡及肝、肾肿大等现象。
* V7 f2 V6 F& L# U7 ?〔诊断〕采血涂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单核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内含有立克次氏体即可确诊。 # D8 }3 w, }- g$ ~+ b, B
〔治疗〕磺胺类药和广谱抗菌素疗法有特效。 1 W8 Z& }# [3 \9 S9 \: e( B: i1 g# Y
(1)磺胺二甲基嘧啶6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3次/日。或用磺胺二甲基嘧啶钠注射液,30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滴注。 $ b6 p' S+ g1 F% i
(2)复方新诺明6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2-3次/日。 ; Y9 D9 c+ x. I) P+ I6 P
(3)四环素或上霉素10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滴注,2次/日。或2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3次/日。
; B8 T( a: l: I; V, ^2 l(4)注意防止蜱的感染,因为蜱是本病的传染媒介。
H: {7 w1 n$ }# E9 P& u% t' q2 X, |9 N6 l& y1 y1 s2 v
55.钩端螺旋体病 --( L8 i) g0 z4 m3 @9 u
本病是由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犬主要表现为出血性黄疸、高热、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坏死、水肿等症状。该病多发生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 N5 p) ^$ e7 Y9 ^: A5 a〔症状〕各种年龄的犬均可感染。发病率雄犬高于雌犬。潜伏期5-15天。 . s' j( d$ b" x# j, I6 P
急性病例可突然发生,机体衰弱,不食、呕吐、体温升高(39.5-40℃)、精神沉郁、后躯肌肉僵硬和疼痛、不愿起立走动、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或出血。一般2天内机体衰竭,体温下降死亡。 . y) F' J6 t& N7 U v( |& N8 _- {
亚急性症状以发热、呕吐、厌食、脱水黄疸及粘膜坏死为特征,病犬口粘膜可见有不规则的出血斑和黄疸;眼部可见有结膜炎症状。眼角可见有粘液性分泌物。同时可见有咳嗽气喘及呼吸困难。患犬有的表现烦渴多尿等症状,得过亚急性感染的犬大约在2-3周后恢复。 . b4 `: k0 W' a* {( \, W
慢性症状多以急性或亚急性症归转而来。常以慢性肝、肾及胃肠道症状出现,通过对症治疗,大多均可恢复。少数以尿毒症、肝硬化腹水、机体衰竭死亡。 ) F1 R* c; H6 N% n( i& h
〔诊断〕根据临床剖检所见,尿中镜检可见到钩端螺旋体及血清学试验进行诊断。 * d% r" T/ S# x1 u5 o9 H
〔治疗〕 9 b' w$ W3 z0 E7 W( w8 t: s
(1) 青霉素和链霉素对本病有较好疗效。青霉素4-8万单位/千克体重,链霉素10-15毫克/千克体重混合肌肉注射2次/日。
) S( Q: c5 t, H& _ _" _9 x$ D" ~(2) 对症治疗。补液、补糖、补碱。消除胃肠道症状、止血、消除皮肤粘膜溃疡等疗法。一般可用5%葡萄糖盐水200~500毫升、5%碳酸氢钠注射液10-40毫升混合静脉滴注。止吐可用胃复安2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或口服吗丁啉片2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止血用Vk12毫克/千克体重或VK31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口腔粘膜溃疡可涂布碘甘油。 4 `6 c7 g) ~+ U: } C" `
〔预防〕目前常用的钩端螺旋体多价苗,免疫程序和方法同犬瘟热疫苗。
1 b! u0 m( x. N$ B8 b3 W$ p另外,要做好灭鼠工作。鼠是本病的贮藏宿主。防止病犬和其它犬接触,要进行环境消毒和隔离饲养。 , n8 B( O" p3 U+ v5 H# g
+ w9 k5 m7 C( B9 W1 v) \# D
56.放线菌病 --# ^% P3 S! K4 W* J7 _/ E
放线菌病是由放线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组织增生和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病灶。 % W5 S% G/ ]* @2 F" A" M
〔症状〕犬放线菌病发生于体表皮肤及皮下组织、胸腔、椎骨体,其次为腹腔和口腔。并可从病变部位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脑和其它组织器官。皮肤放线菌病多发于四肢、后腹部和尾巴。发病的皮肤出现蜂窝织炎、脓肿、破溃后可形成窦道,向外不断排出黄色或棕红色分泌物并有恶臭气味。 + c' q+ K6 T* K0 O+ `, ?9 j& l
胸部放线菌感染,可使肺部和胸腔同时发病,临床上出现肺炎和胸膜炎症状,体温升高、咳嗽、胸腔积水,叩、压胸部敏感疼痛、呼吸困难,胸透视检查可见有胸水及肺部有不同程度的阴影出现。
3 G% q; `; R+ R* Y4 u/ \ X骨髓炎性放线菌,多发生于第2和第3腰椎及其邻近的椎骨。有骨增生。骨膜炎、髓腔炎。由于骨质增生、压迫骨髓,临床上多见后躯运动障碍,重之可导致后躯瘫痪。炎症随脊髓上行感染, ) C8 \+ E. t9 W% r
可导致脑脊髓炎及脑膜炎,出现全身性神经症状。
* ^/ U r; z, D1 F. k% O4 V: o腹腔型放线菌感染,放线菌由肠道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肠系膜炎、系膜淋巴结炎,临床上可见有体温升高、腹水、消瘦等症状。 ! X# P3 h; l5 x
〔诊断〕本病一般很难确诊,和诺卡氏菌鉴别比较困难。放线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无抗酸性,具有分枝菌丝,无氧条件下可生长繁殖,诺卡氏菌通常具有部分抗酸性,在有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除上述特点外,为了确诊,可取脓液中的硫磺色颗粒放置玻片上,盖上玻片,放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有放射状排列,周围具有菌鞘的放射菌丝,即可确诊。 7 R. W8 q+ |5 C* q
〔治疗〕放线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及磺胺类药物比较敏感。可采用上述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长期性治疗,直至症状消除为止。青霉素和链霉素的用量较其它疾病的用量要加大,青霉素10万单位/千克体重、链霉素20毫克/千克体重混合肌肉注射,2次/日。 1 L4 v: E: A+ \/ B6 w
对于脓肿破溃的部位结合外科处理进行治疗,用青霉素、链霉素生理盐水冲洗创伤,然后创腔内敷入磺胺粉。 5 i* E! V) R7 o6 [
, D) X7 E, _6 C- U$ H% u57.肉毒梭菌中毒症--
2 n5 i3 T/ j! Q本病是由于犬吃入含有肉毒梭菌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中毒症。临床上以运动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和延脑麻痹为特征,其死亡率很高。
/ H: y; W4 N1 n肉毒梭菌存在于动物的尸体、肉类、饲料及罐头食品中,分布广泛、抵抗力强。 $ u9 r" S9 O4 W) i
〔症状〕该病的轻重和食入的量成正比,潜伏期几小时或数天,症状出现的越早说明中毒越严重。病的症状为进行性发展,病初可见有呕吐、吐沫,发展为肢体对称性麻痹。一般由后肢向前肢延伸,进而引起四肢瘫痪。患犬反射机能下降、肌肉张力降低;出现明显运动神经机能障碍。病犬一般体温不高、神志清醒。由于咬肌麻痹、下颌下垂、流涎、咀嚼吞咽困难、两耳下垂、眼睑反射较差、视觉障碍、瞳孔散大。严重的犬可见隔肌张力降低,出现呼吸困难、心功能紊乱,死亡率很高。 # M* y2 n s8 v( p0 G
〔防治〕
- g+ U: Y, h0 l/ Q5 _3 M8 R# B(1) 应用多价抗毒素治疗每只犬可肌肉或静脉注射3-5毫升,早期应用比晚期应用效果显著。
% j$ @' a4 z4 k; u( l4 I(2)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5万单位/千克体重,2次/日。 , k1 c& [9 H3 m; @# F4 {- @4 e
(3)补液疗法,5%葡萄糖盐水100-1000毫升、5%碳酸氢
# s4 n/ G! \' ], W钠注射液10-50毫升,混合静脉滴注。
) [" u1 A& a+ H0 e(4)防止让犬食入腐败变质的肉类及食物,饲喂前食物应加热100 C,10分钟以上后喂给。 0 P) ?( {( Q" y# f5 B
- A" ]5 b1 ?3 y0 d; a58.驱虫 --0 V8 P9 b0 D% Y6 e% i8 ?4 `3 X# ?
狗狗出生后,因吃奶、舔毛、舔地面等,会被寄生虫寄生,有的内寄生虫(如蛔虫)可经胎盘感染而寄生于狗体内。7 T9 a0 h8 v0 }0 u$ ^
因幼狗体弱,肠腔窄,寄生虫严重寄生时,幼狗会发生寄生虫性肠炎,俗称“翻肠子”。表现为腹泻和便秘交替,尔后幼狗的粪便稀,便中带粘液,有的有血或呈酱油色,伴发呕吐、不食、精神差、粘膜苍白、消瘦、贫血。
! D( _& Q( t1 T- v4 ^& @9 i7 t幼狗的寄生虫主要为蛔虫、钩虫、球虫、绦虫和吸虫寄生而引起,但寄生虫不严重时多不出现临床症状。成年狗感染内寄生虫很少发病,这与成年狗的体质和免疫力强有关。- Z5 G- A) |: {. v. D
定期驱虫是预防内寄生虫感染的有效手段,可以口服或注射驱虫药。目前,通常采用在幼狗断奶后2月龄时驱虫的方法,与第一次接种疫苗同步进行。此后,根据体检、粪便检查和狗的体质,决定驱虫的时间。
% w7 G% K( L% D& \' S& O2 I ?: b$ Z0 d" y6 }% X" e F1 p
59.蛔虫病 --
! I! [9 U0 X" b8 b# q犬蛔虫病是幼犬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危害3周-5月龄的幼犬,重者可导致
1 o0 H {8 E+ w+ y死亡。蛔虫病是幼犬肠套迭的主要因素之一。 : a" y2 e6 K* g9 J# G! P* B- F/ r' m
〔病原〕犬的蛔虫主要有两种:一是犬弓首蛔虫,该蛔虫是幼小犬寄生的主要蛔虫;二是狮弓首蛔虫,常发生于成年犬。但成年犬两种蛔虫均为终末宿主。另外一种在犬中很少寄生的蛔虫是猫弓首蛔虫。
1 o4 ?/ M3 `. X% C; Q4 F [犬弓首蛔虫,雄虫长50-110毫米,雌虫长90-180毫米。虫卵圆形,大小为68X74微米。狮弓首蛔虫,雄虫长35-70毫米,雌虫长30-100毫米。虫卵似圆形,大小为49X86微米。 ) C- A5 [+ y& Y/ E: R( G
〔生活史〕犬弓首蛔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10-15天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当感染性虫卵被成年母犬吞食后,幼虫随血液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中,形成包囊、幼虫保持活力,当母犬怀孕后,幼虫随血液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所以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已经感染了。当幼虫在胎儿体内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时)变为第三期幼虫,当胎儿出生后,第三期幼虫已移行到肺脏,在肺中停留一周后,变为第四期幼虫,随呼吸进入气管至咽部。当幼犬吞咽时被咽入胃中然后进入小肠中。幼犬出生3周后小肠内的蛔虫已发育为成虫。所以幼犬在一个月左右最易发生蛔虫性胃肠炎。上述生活史是幼犬感染蛔虫的一种方式。 ' A+ {( T5 g* z S$ Q
另一种感染方式是,当2-3个月龄幼犬直接由外界吞食感染性虫卵;在犬的小肠内孵化成幼虫,幼虫钻入肠壁、经淋巴系统到肠系膜淋巴结,然后经血液到达肝脏,再随血液到肺脏,感染后的第5天,肺中的幼虫到达高峰,幼虫经肺泡、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到达咽部,再被咽入胃,到小肠后进一步发育为成虫。幼犬从吞食感染性虫卵到幼虫发育为成虫,大约需4-5周的时间 & f' u% d8 Q4 v5 m
狮弓首蛔虫生活史较简单。感染性虫卵被犬吞食后,幼虫在小肠中逸出,进入肠壁发育,发育的幼虫又重返回肠腔内,经3~4周发育为成虫,没有体内移行过程,狮弓首蛔虫一般多感染于成年犬。
8 g, K7 K/ K" \- F猫弓首蛔虫很少发生于犬。
$ r$ R0 R) a! Y+ ]$ l〔症状及致病作用〕蛔虫在小肠内造成机械性刺激,夺取机体营养并分泌毒素。
7 t- J3 a O$ m, g; N$ t蛔虫在犬肠道内是比较粗大的寄生虫,寄生的数量不等。笔者在一两个月的幼犬蛔虫性梗阻手术中一次由肠腔中取出83条蛔虫。蛔虫在狭窄的小肠中,对肠道机械性刺激最为严重,可引起卡他性肠炎、肠粘膜损伤、出血。特别是在饥饿、发热、饲喂食物改变及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下,虫体活动更为频繁,可窜入胃中、胆管或胰管内,引起呕吐、腹痛、黄疸等症状。当虫体大量集结成团时可造成肠管阻塞,更易引起肠套迭,以致肠坏死及穿孔。
, Z. n- Q" z1 e) o! X3 m蛔虫幼虫在犬体内移行过程中,损伤肠壁、肺毛细血管及肺泡壁,可见有血便、咳嗽、气喘及肺炎症状。 4 W `$ I; g2 u/ @
虫体在小肠内寄生时向机体掠夺了大量的营养,可导致机体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症状。虫体在体内发育过程中,不断分泌毒素损害机体,可使造血器官和神经系统中毒,出现贫血及神经症状及过敏反应。
- U) G( S. c1 }1 B5 J主要症状大致为渐进性消瘦、可视粘膜发白、营养不良、被毛粗乱无光、食欲不振、呕吐,偶见呕吐物中有虫体;异嗜,消化功能障碍、触诊、隔腹触压肠管,大量虫体寄生时可感到肠管套迭界线。有腹痛症状,患犬不时的叫唤。出现套迭或梗阻时,患犬全身情况恶化、不排便。
1 v+ ~8 V6 y. \3 I/ e另外,虫体在肺移行中,出现咳嗽,重者可造成肺炎症状,体温升高。 8 P6 j/ q0 c* a- E; ^* N7 T- |
〔诊断〕根据呕吐物及粪便中见到虫体可以确诊;用粪便检查,发现蛔虫卵也可确诊。 5 ^- j- p9 x& ]8 U4 k1 C
〔治疗〕 : R$ M- t. F ?$ ]& s) X
(1)左旋咪唑,8-1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次/日,连服3日。 ) a+ F2 G. A; B4 @" |2 ?- J) c
(2)丙硫苯咪唑,5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次/日,连服3日。
5 Z& r9 d7 f9 y8 ?2 u0 `3 A(3)硫苯咪唑, 2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次/日、连服2-3日。
# t1 d k4 M- F$ j〔预防〕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幼犬在两个月左右一定要进行驱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