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德贵 教授 转贴自: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网+ e" t2 a' G. b/ w' q' I; ^% t1 U
7 ?1 Q1 O7 `3 e3 U3 ]8 J: n1 f
我们与千千万万的动物一同生活在地球的大家庭中,共同构成了地球上生物链的环节,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多的关心动物(包括植物)的物种生存、健康状况、环境卫生甚至动物福利等问题。人类不断受到许多疾病的威胁,我们在战胜了许多疾病的同时,又受到新的疾病的困扰;动物也有自己的常见疾病,他们的生存环境与条件远逊于人类,甚至许多动物需要人类的关爱才能摆脱疾病的困扰;人类发明了预防人类易患的严重疾病的疫苗,也发明了保护动物不受严重疾病威胁的疫苗;人类改善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从人类改善自己生活水平中获益最多的是宠物,他们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人类的朋友和家庭中的“特殊公民”。
) l# l1 a$ r% s( x) c: l0 @7 P& H
+ B& c O- z7 {0 ~/ |/ m9 n7 W9 J人类强调自己的安全,因此强调人与动物共患病预防的重要性,这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知道哪些疾病可以从动物身上传染给人类,也了解许多人类的疾病同样可以感染动物,尤其是自己的宠物。
% Q) `# Z0 `* y- B- ?/ { f9 a+ X
! O" r& U2 I: H; I4 Y我们在强调人与动物共患病的同时,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了讨论人与宠物的共患病,因为,我们的某些不负责任观点,直接导致了许许多多宠物的死亡,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生命的载体!; {/ U, ^3 p5 b) T8 r
" w% n( t% F3 m$ @8 Y' N从1988年毕业留校起,我一直从事动物临床教学、科研和临床诊疗工作。记得前些年,每当政策性“打狗”之风刮起的时候,媒体的声音几乎千篇一律:为了预防威胁人类的狂犬病(发达国家的成功预防措施是什么暂时不管它),消灭狗!要想保命,你的主人必须交很多的钱!(这钱都干什么用了?)报纸上总是强调全年多少人患狂犬病,而不顾这些狂犬病的病人来源于什么地区,多少狗就这么被结束了生命。如今才认识到这种做法的缺陷,好在北京市政府(人大、公安、兽医管理部门)实事求是地修改了养犬管理办法,使之尽量科学化,人性化,这种进步在全国仍然是一支独秀。; v5 r: |: _" _+ i
% B; X9 X7 p# I7 `5 k8 K8 R; ^2 Q' PSARS来了,我们全力以赴战胜了这个恶魔!有些人又开始怀疑一切:只要发现哪个动物身上携带着这种病毒,就赶紧上报请功;请问:果子狸身上的冠状病毒是来自于果子狸?还是被人或其它动物传染上的?谁证明了果子狸是元凶?发现几个果子狸身上有与人类SARS病毒十分相同的病毒就一定要灭门果子狸吗?, p$ [- X+ F, X; Q' \3 O9 c
x% |+ v" V! m) f- D" m: t宠物与饲养他们的主人居住在一起,全世界都是这样。由于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变,尤其是中国大陆这20年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使们的住房条件和环境卫生等等到了巨大的改善,福及宠物。这些年,有关宠物疾病威胁人类的报道不断出现的在报刊、杂志和网站上,一些触目惊心的资料也不断的刊登,例如:“宠物猫的华之睾吸虫感染率达到50%”,“孕妇感染了弓形体病就会如何如何”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如果是为了提醒饲养宠物的主人注意人与动物的卫生,当然是非常必要的!问题是,您的资料来源于哪里?“宠物猫的华之睾吸虫感染率达到50%”?什么年代的资料?哪里抄来的?您的资料真实性如何?刊登出来要显示什么问题?是否实事求是?我们知道猫癣可能感染人,也见到很多患灰指甲的病人其家里的小猫也被主人的皮癣感染,这是猫癣还是人癣?难道全世界的养猫者都饲养了“炸弹猫”吗?
" s* J t6 K. v* l3 Y
9 n6 |, A8 ^) S5 Z就拿弓形虫来讲,国外广泛的调查资料表明它的确是主要通过人类吃入未洗干净的瓜、果、蔬菜等感染的,养猫者也能够因不注意个人卫生而被携带弓形虫的猫科动物传染,但是,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不出门的家猫越来越多,不是每个家猫都携带弓形虫;2,弓形虫可以诊断,也很容易治疗;3,养猫者接触猫后在吃饭之前应当及时洗手,尤其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4,及时清理猫的粪便;5,养猫者为了人与猫的健康,应当定期为猫体检、接种疫苗、驱虫,做到预防为主。实际上,目前弓形虫的问题不是什么流行的烈性传染病,是人类完全可以预防和诊断、治疗的普通病。, U4 Y5 a* [+ i# }
* S0 `- R1 d6 Y; p- I6 W人类在与自然界的生存挑战中,是靠科学知识战胜疾病的,这在国内和国外都是一样的。做为科学工作者,实事求是永远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保障人类自己的生命与健康是第一位的,保障动物的健康也是文明发展的结果。正视人与动物的共患病,不是通过摘抄过时的资料来达到宣传的目的的(因为起到了误导的作用),而是通过科学的宣传科普知识来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避免夸大事实是新闻报道被人认同的信誉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