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犬病
狂犬病,人和各种动物都可感染,其病原是狂犬病病毒.病犬主要表现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攻击人畜,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因此又称疯狗病. : Y, y6 j+ o% m# Y! A& V- S
! _$ `% }3 y2 k$ c* U b! K
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脑组织及脊髓中.病犬的唾液腺和唾液中也有大量病毒,并随唾液向体外排出.病犬出现临床症状前的10~15天,至症状消失后的6~7个月内,唾液中都可含有病毒,因此,当动物被病畜咬伤后,就可感染发病.有些外表健康的犬,猫,其唾液中也可含有病毒,当他们舔人或其他动物,或与人生活在一起时,也可使人感染发病.除此之外,很多野生动物,如狼,狐,鹿,蝙蝠等感染本病后,不仅可发病死亡,而且还可扩大传播.如有些品种的蝙蝠,感染狂犬病病毒后,他们经常袭击人畜,使之感染发病.呼吸道分泌物及尿液污染的空气,也可引起人畜的呼吸道感染.野生动物可因扒食病尸而经消化道感染.由此可见,狂犬病的感染途径不像过去所认为的只是通过咬伤感染. 0 Y+ U# b8 f, K# w
8 @0 o& _( ^' z& k7 G* j7 v
[诊断要点]
% E: ?$ V6 i8 I(1)流行特点:本病通常以散发的形式,即发生单个病例为多;大多数又被疯病病动物咬伤的病史;一般春夏发病较多,这与犬的性活动有关.
' G- y0 ], O$ a' O) O- w2 D8 C* b6 ]( r
(2)临床特征:病犬表现狂暴不安和意识紊乱.病初主要表现精神沉郁,举动反常,如不听呼唤,喜藏暗处,出现异嗜,好食碎石,木块,泥土等物,病犬常以舌舔咬伤处.不久,即狂暴不安攻击人畜,常无目的的奔走.外观病犬逐渐消瘦,下颌下垂,尾下垂并夹于两后肢之间.声音嘶哑,流涎增多,吞咽困难.后期,病犬出现麻痹症状,行走困难,最后终因全身衰竭和呼吸麻痹而死.具有上述典型症状的病例,结合有被咬伤的病史,可初做初步诊断.但是犬咬人不一定都是狂犬病犬,而也确实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无临床症状的病犬及呈现临床症状前就向外排毒的犬.所以,对咬过人,畜的可疑病犬,不应立即打死,应将其捕获,至少隔离观察两周,如两周内不呈现病犬症状,证明不是狂犬病,可以解除隔离;如出现临床症状,最好待其自然死亡后,进行剖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