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时,指夜裡11-1点,这一时刻本是阳气发动万物滋生之时。中兽医气机升降沉浮理论认为:畜身之气机,日日俱从子时生发。「子后则气生,午后则气降」(张介宾)。子时气血流注于胆经。这也是《内经》「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一说的根本由来,也就是脏腑功能都取决于胆气能否生发。动物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动物一般夜裡九、十点钟会有睏倦的感觉,但到11点时又精神了,这就是胆经生发的缘故,但子时阳气的生发之力尚小,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子」为「鼠」,这时阳气虽小如老鼠,但异常活跃。因此,保证夜裡11点前睡觉就是通过睡眠保养这点生机。「子」在月份中又代表十一月,强调的是用冬天的收藏来养生机。
; ~0 h4 q x1 N! @3 |! \2 e; l4 }2 ~. J. W! |* U
+ X3 d, e+ I5 j
丑时,指夜裡1-3点,丑时气血流注于肝经。肝主血,因此,保证这时的睡眠就是在养肝胆,在养血。而血相较于气则属于阴,主敛藏,所以,十二生肖中,「丑」为「牛」,就是说此时生发之气虽然更大些了,但不能只升不降,有约束收敛才可以有更大的作为,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妙处和深刻,因此「丑」字从「又」(手),而连缀其三指,表示想要做事而寒气泠冽无法作为。而中兽医「肝为将军之官,谋略出焉」也表达同样的意思,将军不只是英勇善战,而是要考量再三才能出击。 + t$ M( ]! t- L9 k5 x2 Y. H6 {# x
7 E9 o1 C' i+ O6 G% P5 U5 `( y4 I6 o) ~3 n& }; N- w7 X
寅时,指夜裡3-5点,寅时气血流注于肺经。中国古代正月建寅和十二经脉流注起于肺经都是代表开端的意思,是谁的开端呢?是阳气的开端,也是畜的开端。一日之中寅时也是畜身体各部开始由静转动,各部分对血、气的需求量都开始增加,这时肺作为「相傅之官」就一定要担当起均衡天下(身体)的职责,一旦「宣发」、「肃降」失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身体各部对血、气的需求量的增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这就是许多心脏病患畜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西洋医学大概也不懂为什麽死于这个时间)。健康的动物这时应该是深睡状态,即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生命由静而动的转化。可是,身体虚弱的动物或年老动物这时会出现失眠或醒来,这是因为身体各部位对血的需求量增加,相应的脑子得到的血减少了,用中兽医的话说,就是只有「宣发」没有「肃降」了,生命自然就危险了。
3 v$ z. [) V s0 T2 r4 U! V* X" }0 a: Y G$ w5 C
$ N2 y( ^* o9 O
卯时,指早晨5-7点,卯时气血流注于大肠经。中兽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裡」,寅时肺气实了卯时应有正常的大便,卯时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门开,代表二月,万物因阳气的生发而冒地而出。 ( @& I0 I& _4 u* D
- ~# Y5 f* Q, ]% @* |' q
; D4 A/ T7 M7 n5 X& Q2 s1 T
辰时,指上午7-9点,辰时气血流注于胃经。这时候动物吃早晨第一餐就如同冒地而出的小草被三月的斜风细雨润泽一样必须和重要,这就好像阳气的生发要靠阴气来养,大地需要雷电的鼓荡和春雨的润泽。
% X/ n" k2 p9 Z& g6 ?# k7 B* P& m% b9 s
3 _8 m2 d3 Q2 C r
$ n5 z8 w* r. E. D* j巳时,指上午9-11点,巳时气血流注于脾经。中兽医认为脾主运化,这也是吃早晨第一餐不会令畜发胖的原因,如果畜体脾的运化功能好的话,就可以顺利地消化和吸收。「巳」在月份应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山川万物一片葱茏。
1 w8 J/ i/ f! h* i# X8 |/ y7 r5 f5 j
7 `/ B0 p) M3 g' ^4 S5 R
午时,指上午11-13点,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中兽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而午时正是一阴生,阴气忤逆阳气之时,正所谓「阴阳相搏谓之神」,对动物而言,千万不可剧烈运动,休息最接近所谓的「心肾相交」了,所以子时一定要休息,午时一定要给牠小憩,这是最能养精气神的时机。 ; r2 o. U) V- S7 T6 L0 l
$ w b4 Q! r% S* U
! \; }& q1 n$ C+ q0 O
未时,指下午13-15点,未时气血流注于小肠经。《说文》说「未,味也。六月,滋味也。」而事物的滋味就是精华,中兽医小肠的功能就在于吸收精华。 0 S# n( _/ ~- W3 m
' }& M- ^& S. D0 U1 g+ m
) t8 M3 d/ z- i" H. `2 ^申时,指下午15-17点,申时气血流注于膀胱经。膀胱经为足太阳之脉,上额头而至巅顶,气虚、气实都容易引起头痛或两目外鼓等症,健康的动物这时则是训练教导好时光,所以古人主张「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时由于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又,太阳主管气化,这时应该多喝水和喂食维生素群营养液(膏),对养生很好。 ! p$ c4 U9 T4 H. N: G
4 B/ s7 V, x! @1 E, h
4 o* j$ a. k' ]# ?) H' b) C酉时,指下午17-19点,酉时气血流注于肾经。。如果说早晨5-7点的卯时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开门,那麽晚上5-7点的酉时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门.自然天地与畜体这个小天地从这一时刻起开始进入秋冬的收敛收藏时机,此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病变都是肾的收藏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酉时发低热则是肾气大伤,尤其是繁殖种畜要注意这一点。 4 q3 J9 w+ Z: f8 b0 O% m& v
/ ^+ x3 q) o# z
! d' g5 S6 A: {4 q: D V戌时,指晚上19-21点,戌时气血流注于心包经。中兽医认为这时畜体的阳气应该进入了阴的界面,这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而心包经之「膻中」又主喜乐,通常动物们会在这时进行晚间的活动。 # F6 P! M; P' r \/ D% h
( ?1 X& M7 p. L& }
, S+ R$ `* A7 g5 n" \% B
亥时,指晚上21-23点,亥时气血流注于三焦经。三焦在中兽医裡是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焦」字的意思是烧焦,因此,三焦无论是指畜体上中下,还是裡中外,都是指生命处于一团融融温暖气息中,中国人形容它为「氤氲」,中兽医把这氤氲交融的状态归属于少阳,这个时刻动物们应该安眠,让整个身体(三焦)都得到休息和休整,并从这种彻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