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5 A# r3 V6 x% d0 o, T, u) k 伊维菌素属大环内酯类畜禽常用抗寄生虫抗菌素,主要是干扰寄生虫神经生理活动,通过刺激虫体释放Y—氨基酸(CABA),从而阻断运动神经信号的传递过程,使虫体肌肉细胞麻痹致死。对于犬疥螨、蠕形螨等体内外寄生虫,伊维菌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犬伊维菌素中毒的也较常见。笔者在多年的犬病诊治中,采用药物对症治疗伊维菌素中毒的犬只64例,治愈5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仅供临床兽医工作者参考。
0 s! c' @3 c, j" f0 K0 f5 m* m 1、发病情况0 I/ c# ^, F( T# X+ k% t
自2000年以来,笔者在诊治犬病时发现,畜主在给犬只驱虫时,因对伊维菌素的剂量掌握不准;或犬只对伊维菌素过敏而引发犬只中毒的数量逐年增加。截止现在,共收治伊维菌素中毒犬只64例,其中苏格兰牧羊犬54例,占84.38%;北京犬8例,占12.50%;德国牧羊犬1例,占1.56%;其它品种犬1只占1.56%。/ L$ F7 c. c5 {1 l* [# x1 L
2、临床症状
) q1 j: `' D! @) |4 d中毒犬只口服伊维菌素2小时左右,开始出现流涎,口吐白沫;4小时左右,中毒犬只步态不稳,嗜睡,眼角膜苍白;6小时左右,中毒犬只步态僵硬或倒卧,昏睡,呼吸困难,体温36℃—38℃,脉搏70—95次/分钟,呼吸15—27次/分钟。严重的患犬表现失明、抽搐等症状,甚至发病急时,有的还来不及采取救治措施就急性中毒死亡。* u9 |* q/ C$ j* W L0 S9 k
3、诊断
; N7 [' h5 s$ T, K 根据犬只发病急,中毒症状明显;主诉口服伊维菌素前后未食入其它有毒物质,由此确定为伊维菌素中毒。
, J1 t) \+ r. K# g 4、治疗
, k4 G {% G; @/ c* }4 e% S4.1治疗原则6 F# z7 S/ S9 m0 X! N! g
及早确诊,及早用药;采用对症治疗,强心利尿,保肝利胆,兴奋呼吸中枢;同时中毒动物体液丢失,应及时补充体液,调节电解质酸碱的平衡,增强机体抗抵力。
: q6 U* Q {% f2 P4.2治疗方法
0 Q- ]* K1 T7 I8 b4 J( A$ w对伊维菌素中毒犬只,按以下方法分组、连续静脉滴注,速度应缓慢,每日1次,连续5~7天;同时肌肉注射速尿,每日1次,连续3天。 ( B7 ? h8 v: T% v
第一组:Vc+ATP+高渗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
- n [: `5 N' m' U" l第二组:尼可刹米+高渗葡萄糖+葡萄糖氯化纳) {5 T8 h5 C% R- Z- N% h
第三组:地塞米松磷酸钠+氨苄西林钠+高渗葡萄糖+10%葡萄糖" S; _7 u ?! d. O) I& L4 I
第四组:10%氯化钾+10%葡萄糖
# @* p: B) C' [* W" e. j \6 x剂量:氯化钾0.25ml/公斤体重,氨苄西林钠25mg/公斤体重,Vc0.05g/公斤体重,尼可刹米0.02ml/公斤体重,ATP0.15g/公斤体重,液体30ml/公斤体重。 1 q8 n9 m3 s" t; D7 d$ [; O
5、典型病例 6 F) |5 U$ K0 f& O, v/ P
2007年5月20日,西昌市长安村7组曾某,对一条重21公斤苏格兰牧羊犬按0.2mg/公斤体重口服伊维菌素进行驱虫;1小时后犬只出现站立不稳,口吐白沫等中毒症状。体温37℃,脉搏70次/分钟,呼吸15次/分钟。; V' w* h9 Z4 D. R n, f
笔者按上述方法对患犬进行救治,第1天用药后,患犬好转,能站立行走,无流涎,能吃少许水;同剂量连续用药3天后,患犬开始进食,且采食量逐渐增加;第5天后患犬采食量基本正常,大小便正常,精神好转,判断为疹愈。! J+ d3 [" W; z" {$ d
6、小结与讨论
2 F/ }/ k a" [: l+ j7 N" A 6.1由于畜主对伊维菌素剂量掌握不准,引起犬只中毒病例逐年增加,因此畜主在选择药物驱虫时,无论是口服还是皮下注射,都应严格按药物使用说明掌握剂量,不应随便增加剂量,以免发生药物中毒,致使犬只死亡,给畜主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 x. @7 c5 _9 v$ S$ Q$ C3 l2 k& V; A6.2苏格兰牧羊犬对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存在严重过敏或中毒现象,最好勿用;其它品种犬也存在中毒现象。因此,在给犬只驱虫时,畜主应选择其它药物(如左旋咪唑,丙硫咪唑等)进行驱虫为宜。& r8 c& m G" ?: T* L1 k
来源:今日畜牧兽医第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