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2007-10-11 21: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亚牧羊犬概述中亚牧羊犬的起源高加索相同,它们很相似,在利用和管理条件也相似 ,同时在选择上也很相似.且与其主先----西藏犬很相似. 这种品种的犬还保留西藏犬的典型头型和体质的肥胖,并在头部常常看到有皱褶.在高加索中极少见的黑色,在中亚牧羊犬中很多. 中亚牧羊犬的用途主要是保护畜群以免兽害,也常常用来捕猎野猪和豹. 这种犬对中亚的严酷条件(如酷热,缺水)有很强的适应性. 中亚牧羊犬分布在前苏联,中亚和与此相邻的其它地区. 较优良的一些中亚牧羊犬都集中在土库曼,此种犬体大,体质粗糙而结实,毛短或中毛,长毛例外. 分布在乌兹别克的这种犬与土库曼的很相似,但在北部的犬较轻快和灵敏. 分布在塔什干和帕米尔山区的则体胖,皮肤柔软有皱褶,长毛犬很常见. 中亚牧羊犬在卡查林斯坦的南部分布很多. 再向北去,这种犬就与该区的地方猎犬混杂在一起了.并形成一种特别快速类型的草原牧羊犬,这种犬一直分布到伏尔加.这种犬很小,骨细,头窄,嘴较尖.从行动上来看,它们大多数情况下都胆怯不凶猛. 在吉尔吉斯可看到线种的中亚牧羊犬和它的杂种. 中亚牧羊犬在苏联任何地区都有很好的适应性,常用做守卫犬,个别情况下,也做搜索和警卫犬,效果也良好. 总体说,中亚牧羊犬体高骨粗,行动稍慢,但凶猛敏感. 头大,头颅粗糙.颧骨弓很明显,使此头显得特别宽.额部与面部的界限几乎看不出来.面部比额部稍短,在眼处向尻,向鼻部不是逐渐缩短,而是呈一直角.从侧面看面部较大,颌骨宽大,顺面部向下有两片肥厚的唇,鼻梁较大.眼圆且位正当,虹膜从浅黄色到暗褐色. 耳下垂,较小,呈三角形,常在幼时切短. 标准的剪式咬合. 颈短而粗,后颈发达,根部位置靠下. 体长指数105--108. 髻甲明显,特别是公犬,髻甲处有较长的毛,因而与背部界线较明显. 背宽而直. 腰部短而宽,并稍凸出. 臀部宽而长,稍平. 胸部宽而长,肋部呈桷形,胸的下部与肘平齐,胸与腹界线不明显.腹部不太缩紧. 尾有的下垂呈"钩形"或上硗呈"镰刀形".很多地方断尾. 肩胛角为90--100度,前臂长而大,腕部宽而结实,掌部短而宽,并且很直. 后肢呈平行姿势,稍伸直的飞节应干瘦而明显.跖部短而粗,姿势垂直. 毛粗而硬,细绒毛发达,有的毛往往较短,彼此贴的很紧(长2--3厘米),细绒毛不发达,也有的犬毛不长不短(5--7厘米),细绒毛很多,在颈部和双肩上毛较长(10--12厘米).这种犬的特点是鬣,梳毛和裤腿毛格外发达. 中亚牧羊犬的毛色为白色和带斑点的,斑点有灰色的,棕黄色的,黑的,有时还有花的(小点状斑点).白胸白腿的黑犬,狼青色和虎斑色也常见. 公犬肩高不低于65厘米,母犬不低于62厘米. 步伐特征与高加索相同,轻快的大速步和笨重的快驱步.3 n8 z+ L9 J4 y- j4 E0 P, \
3 Q) @' p3 z3 |: J- F, a/ B$ o: V 注:网上流行的另一个版本,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