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犬的智力、生产方式与环境锻炼。 % q# a- }" g* O2 V! V( F' o
犬的智力虽然是遗传素质,然而更受环境影响,一窝犬中最大最壮的犬,在不利的环境(如经常恐吓)会比在特别有利的环境条件下抚育的弱犬反而更小、更弱而无学习能力。犬的生活方式(生活阅厉)与其智力高低有很大关系,越是复杂、困苦的生活,越能锻练它的才智,只在住宅内和犬栅(或犬舍)畜养长大的犬智力呆笨、精神萎靡。美国军警犬训导员常从犬收容所选择受训犬,这些犬大部分是流浪犬,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较强生存能力,智力较高。而我们有时由于工作责任心差或工作人员少等关系,将后备种犬长期畜养在犬舍里,结果这犬见生人进行吠叫,推开门后夹着尾巴逃跑,这样的犬性格素质差和有神经官能症,事实上巴甫洛夫曾用试验证明这种神经官能证产生原因。为了提高犬的智力,我们可以有目的、循序渐进地对犬进行环境锻炼,以提高幼犬神经对生活中各种刺激因素的承
- R3 @) ^1 J# t0 a% k. s受能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惯化”。依照“先清静、后复杂;先白天、后晚上;先弱度、后强度”程序有计划地锻炼,切不可搞突袭或强拉硬拽,以免产生神经官能症。一条勇敢、素质完美、体格健壮的小犬通过周围环境持久的超强刺激、粗暴的恐吓影响,会变得胆怯而无学习能力。 1 z3 h4 [' u/ I) ~6 X% k% A
; F9 Z' T' R* d# I
+ S9 O3 t4 T; c: I- G) F2 x) Y8 d+ a' F- x
& X/ N* w0 N' Q! f4 x; Q- L二、犬的社会性和人犬关系
7 Z0 _5 G/ r2 o 犬群这个“社会团体”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由首领和众多的个体成员组成。犬群首领是公认的权威,每个级别低的犬都乐意和自愿的屈服,它的产生一般是通过争斗,犬群的个体成员一旦在斗争中被击败,便很少再进行二次挑衅,犬群首领对其它成员的控制促进了群体中正常秩序的形成。犬群首领是群体中最有力气和最勇敢的,通过威胁、撒咬而控制其它成员。人—犬“社会团体”和纯粹的犬群相比,唯一的差别仅在于领导作用转到了(训导员或主人),因此训导员必须经常重复和毫不含糊地向犬表示其权威,特别是体格强健、意志坚强的统治欲的犬(亦常是特别优秀犬),让其象对待犬群首领那样尊重和服从你,否则它将视你为竞争对手,试图努力挤占你的位置后自由发展。某犬场曾有这样一条犬,当饲养员将其从犬舍放出后,该犬即把饲养员按倒在地进行玩耍,饲养员稍有反抗动作,犬便发出低沉的怒孔以示警告,直到把饲养员弄得精疲力竭为止,这是较为典型的颠倒人犬关系结果。广元车辆段是王某接训一二岁昆明犬(公),该犬体格健壮,主动防御反射较强,的确是一条训练保护犬的好材料,但是在训练中稍有强制措施,该犬即嘴角抽动警告训导员,根本无法进行正常训练。所以说,训练一条性格坚强、凶猛好斗的保安犬,需要一位比犬更坚强的训导员,让其承认训导员的首领地位。许多训导员惩罚犬常采用提起颈部皮肤而轻晃动,效果比较理想,这得益于母犬惩罚小犬时常撒咬其颈部皮肤,把幼犬头按在地上,直至幼犬汪汪求饶。 $ p2 Q& H7 m7 g8 C1 O, z( l
+ ]8 Q# M! S: K+ Q& ?
" h3 g9 {7 b& G/ q5 W4 R' y# D5 b3 q& H
0 C5 X/ z; s5 G 三、犬的猎取欲与衔取兴奋性培养 % y5 G7 y) V( s m* B
衔取兴奋性培养是训导员追踪犬的重要内容,其兴奋性高低决定了今后追踪能力。在多年的育犬工作中,常发现这种情况,1-2月龄的幼犬,常进行拔河游戏,它们同时猛劲拉同一物品,企图把该物品从同伴那里抢走,有时母犬亦参与此游戏,以鼓励幼犬,这是捕捉猎物的基础,提高了幼犬颈部、腿部肌肉的力量,如果再增强它们的自信心,会使它们更加凶猛。因此拔河游戏是训导员培训衔取兴奋生基础,利用手套、鞋等与犬进行拉扯,并以犬“胜利”而结束,亦有些训导员采用类似于此的“带”、“钩”等方法。当犬衔取兴奋性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可进行抛物衔取和送物衔取。
3 `0 }% u0 B* z 衔吐科目训练切忌食物奖赏,否则会养成衔来之后及早吐掉等待食品不良联系。有的人把幼犬刚带回家,碰巧周围有只旧鞋,犬便咬住进行撒扯,结果遭到主人的惩罚,这条犬从此不再衔取东西了,扼杀了犬的猎取欲。
6 N( \/ ?! l! }, N# Z. B% G. D! N+ F5 R" |
1 Q5 c, A; r! d: T! ~9 _ {' p) e0 F: z5 v& v/ u$ M
四、犬的护食本能与凶猛性培养。 , l( ~6 h, @! H+ o( @4 f
有的小犬食物反射很强,吃食时不允许别的犬和生人*近,此时,训导员要充分给予强化和鼓励,并有计划地安排生人靠近挑逗正在吃食的犬,以培养其凶猛性。另外,犬的野生同类发挥集体力量去捕获野兽和防衔敌人,即群体效应,利用此点,我们常利用多头犬群吠、群攻,相互壮胆来培养犬的凶猛性,多头犬中至少有一头犬特别优秀,以利其它犬得以摹仿 ,待犬凶猛性达到一定程度时,再用刺激法训练其“扑咬”技术。这样犬就不易在扑咬科目训练中产生神经官能症。
5 ^1 Q5 T7 g; Q! @2 q. \: ?9 K" r- C2 H
0 a; t- N5 U: @) x' W, O0 ?- A, J6 U) v7 ~/ I8 e
五、犬的探求与嗅源培养 . Y' j) L# b E X
嗅源是工作犬追踪、鉴别的基础,利用犬的探求心理采用操作方式条件反射原理加以培训,就可训出一条嗅源充分,仔细的工作犬。此问题报道较多,这里不再详述。
. C- \/ g0 U+ W1 } w" @
8 L/ Q6 E; L0 E! z$ N) q9 I( K/ K0 f# a& v s; { W' h
6 m& w( s9 i% i
另外,犬还有挖洞、随地拣食等习性,这些习性对今后工作有害而无益,幼犬阶段尽量回避,当其神经发育到能承受一定刺激强度时,即可惩罚性抑制。值得一提的是,犬是情绪动物。只有在它情绪高涨时,才能倾注全力、聚精会神地执行口令。这种积级的情绪可通过犬喜好的游戏来达到。训导员在向犬表明其权威的同时,还要对犬取得的每一成绩进行鼓励,鼓励主要利用犬的自然需要和欲望力。如:抚摸、运动、猎取欲、追踪欲,食物等。 4 Y' v: w) {* h" k
- T9 _7 h" f7 d' _! O$ m. [5 F
3 B% r. o+ `4 a* C9 D0 j6 f# D6 y
7 N; b2 _" p: n; L- { @7 @$ u& V 综上所述,了解犬的本能习性,并进行有目的的鼓励和抑制,加以适当的调整措施,犬将按我们即定目标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