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加索有没有藏獒的血统成份?
晕看我介绍吧,,…。' ]; G2 u6 w) {) x1 E
对于作为高加索犬、中亚犬和现代藏獒共同祖先的‘中华獒’,在我国古代的记载,见于史书《左传》的“晋灵公不君”,说的是周襄王的诸候晋灵公夷皋(公元前620—606)无道滥杀无辜,大臣赵盾谏止,反招其恨,设宴谋杀,席上嗾使獒犬咬杀赵盾,卫士与獒搏斗,人犬同归于尽…这段历史在《东周列国志》第50回,对晋灵公那只獒犬的产地、头高、毛色、行为特征、饲养以及用途,都有具体的描述:“又有周人所进猛犬,名曰灵獒,身高三尺,色如红炭,能解人意,左右有过,灵公即呼獒使噬之,獒起立啮其嗓不死不已。有一奴,专饲此犬,每日啖以羊肉数斤,犬亦听其指使。其人名獒奴,使食中大夫之俸。灵公废了外朝,命诸大夫皆朝于内寝,每视朝或出游,则獒奴以细链牵犬,侍于左右,见者无不悚然。“这里的‘灵’字,是根据古代谥法在帝王或大官死后按其生平作为评定和后加的称号,灵字有贬义,按产地‘灵獒’当为‘周獒’或‘中华獒’。这种獒犬,在后来随着汉代(公元1—2世纪)的疆土扩展到西域,5世纪大月氏诸部落向欧洲西迁,唐代(7—9世纪)开辟“丝绸之路”等而多次向西传布。到元代(13—15世纪)成吉思汗的帝国,不仅把中亚,更把高加索纳入其版图,致使直到今天出里海往东,从土库曼开始的中亚犬仍有“蒙古犬”的别名。
6 Z: X/ N* d4 h5 @* U 高加索犬和中亚犬至今能保持其东方獒的特性,而又互相略有差别,这与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如果把中亚各国譬做地处在东西交流的“大道”上,那么高加索就是被两个内陆海(黑海、里海)夹起来的‘胡同’(巷),当中又被高加索山脉隔成南北。南边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个使用‘咬狼犬’的畜牧国家;显然,中亚犬更容易产生与西方大型犬种(如马士迪夫,大丹…)的混血,使其表现出短毛、有垂皮等特征,尤其是为了满足当地的斗犬的习俗,还特意加入了西方斗犬的成分。
7 p4 S/ G7 X3 H9 d 中亚犬和高加索犬,能历经千年仍然保持其体格硕壮、大胆勇敢、不信外人的优良品性,从而在现代城市中受到新兴中产阶级养犬者的喜爱。自从1997—1998年在俄国兴起“中亚犬热”,至今不衰,甚至在养犬传统极强的德国、意大利也都对中亚犬很感兴趣!与高加索犬相比中亚犬种更受欢迎的原因据称是:“在百万人口的城市里,养中亚犬比养高加索犬更方便;因为它比较安静(尤其是白天);养在住宅里,它的皮毛也容易打理”。(见波·魏索茨基《高加索犬、中亚犬及其他咬狼犬》2003年版第53页)
! Z; s7 t' A0 ^4 X7 f2 I 正如从《中亚犬种标准》和《高加索犬种标准》可以看出,其标准规定中关于毛色和被毛长短等都有很大的宽容性。这是因为中亚犬和高加索犬都是从“土种”向“纯种”过渡中的犬种。这一点恰好给予我国的爱好者按个人喜好去选择的余地,而不必“按图索骥”。毋庸置疑,十年之后带有“中国特色”的中亚犬和高加索犬必会出现于它们的故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