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2005-4-21 19: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猫狗究竟为什么不和呢?
与狗一样,猫的肢体语言也很丰富。当它用头轻揉你的裤脚时,就是在说“我对你很信任,我喜欢你,快来和我玩”;当它用尾巴轻轻打你,则表示“我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你能不能快点”;当它两脚来回倒换时,就意味着它现在非常开心。
! \9 t% G) B* ~" x. m H
6 O% ^( T% U" \$ K& ~+ w0 k 南斯拉夫的动物学家们还发现,猫咪更多的语言是用丰富的面部表情来传达的,它可以用鼻子、面颊、耳朵、前额等不同部位肌肉的动作来表达各种意思。% f; X4 `: i+ j* L7 b8 L
. m7 O% K5 h4 C
此外,猫的瞳孔的放大与收缩也有不同的含义。
% v7 _1 F8 o4 ^8 p
4 y% B' x8 b! r" j 例如,猫咪两耳下垂到水平线上,瞳孔缩小,这是一种心情忧郁的表现。猫的胡须也能起到交流的作用,当它的胡须向一个方向伸直时,就是在说“我感觉很好”,或是“我好喜欢你”。
4 g$ s& c* E `) h
( E. ~5 P. M' q7 L. ~2 x7 f 猫狗结怨主要缘于它们的生活习性与“情感的表达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别,甚至根本相反。* u3 r8 y2 b" p1 u, c3 b
, q) N4 X' Z2 N$ L5 r
德国汉堡大学的动物学家哈拉尔德·施利曼认为,猫狗矛盾主要是缘于猫与狗两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与“情感的表达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别,甚至根本相反,以至于往往一方善意的举动却会被误解为恶意相向。
7 P# t2 o8 H2 a4 W& p! {4 c8 }: h( i8 G4 `1 f4 l6 O
施利曼举例介绍说,如果一只猫咪对你竖起尾巴时,表明它正向你示好;而如果一只狗对你竖起尾巴,则表明它正对你充满敌意。相类似的,如果猫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则是它惬意地向人邀宠,而当狗鼻子喘着粗气的时候,那你可得躲得远点,因为它们那是真的发怒了。相关:狗狗语言 狗尾巴的功能(图)- m: B( Y; s* I* X. H
) N9 w! i7 j3 P- F5 T1 @" k 以色列基尔尼特·海依姆动物研究所所长门策尔博士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为了进行实验,门策尔博士找来了一条名叫“阿比”的西班牙长毛狗和一只名叫“吉姆”的德国短毛公猫。这一猫一狗都是一岁左右,自生下来便生活在自己的同类中,彼此从未见过面。实验开始时,它们被关在同一间宽敞的实验房里,消除了陌生感并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以后,彼此都产生了“要同对方一起玩”的意向。
6 b- L2 L% v8 O3 F! c" \% |. a
?1 n# ~# L; `8 N 但是,接踵而来的是一连串后果严重的误会。阿比为了表达它“一起玩”的意图,伸出了一只前爪并起劲地摇动尾巴。这完全是出于狗的传统习惯。在这里,伸出狗爪的动作并非是向人摇尾乞怜的举动,而是狗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语言,它的含意是“给我一点儿吃的”或“跟我一道玩玩吧”。可在猫的语言中,它的含意恰恰相反,伸出爪子摇动尾巴的意思是:“滚开!要不我用爪子抓你!”因此,公猫吉姆立刻警觉起来,并做好迎战准备。半晌,发现长毛狗并没拿它怎么样才算放了心。可能是为了缓和气氛,它又主动向狗表达了自己的“好意”———发出了舒适的“呼噜噜”的声音,想主动找阿比玩一玩。但对于狗来说,这却是一种威胁性语言,等于“别来惹我,否则我就咬你”。这一回是猫的语言的含意与狗的理解大相径庭了。尽管这一猫一狗有着友好相处的良好愿望,却由于语言的隔阂,一切努力都落空了。5 t/ n D, s% N8 n! j6 T- q
* R% k t4 n" F. C; e, R5 i
猫狗上千年历史的敌对状态,主要是由于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迫于对生存资源进行争夺而造成的残酷竞争。
, n0 ^# W, I* b: K# w9 N) c% T* d6 {" W" G! [8 n3 `* U" p9 N$ k
不过,施利曼的理论认为事情远非如此简单。他相信猫狗的长期敌对关系,更主要是由于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迫于对生存资源进行争夺而造成的残酷竞争。“实际上,在猫与狗的冤争背后,远远不只是这样交流误解的问题。”延伸:孩子玩猫狗当心猫抓病1 a, {- a' E2 `* R" v' U, p
9 F, f% f2 J5 v0 @% {7 j 施利曼指出,这首先是一个深刻的、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敌对状态,因此有必要考虑回溯到猫与狗在野生状态下的生存背景。猫和狗的祖先都是生活在大约6500万年前的早期食肉动物,但随后逐渐沿着两条轨迹开始进化,成为猫科和犬科。/ U3 X* N) d) T! t: z& x/ D2 i, k
. b0 u) p. I5 J! s+ h k0 } 当时猫和狗并不像今天这个样子,它们体型相差不大,躯体长,四只短,上下颌有44颗强而有力的牙齿。猫狗都是专门扑猎小型草食动物的老练杀手,由于它们捕食同样的猎物,经常因抢食而发生争斗。此后,由于狗的进化较快,早在1.5万年以前,狗就已经成为人类的伙伴,而猫则比狗经历了更加漫长和艰苦的努力,在大约9000年前才脱离野生世界。正因为此,狗儿较猫儿更有优势,在各种猫狗大战中狗总是胜多败少。* Y3 y& ]$ y/ Y9 A7 }: P5 I6 ^' ?( D
3 ]; s- k& ~8 \2 F$ C6 P 猫狗这样宿敌类似的敌对关系,在野生动物中普遍存在。
/ w3 J% k+ d' N" m+ m% T) x! r
/ t' k8 g- E4 M0 X4 D4 _: ~! Z2 ` 施利曼指出,野生动物中有着许多与猫狗宿敌类似的敌对关系。如对于狼或者狐狸以及野猫来说,它们与猞猁之间也有着深仇大恨;对于狮子和豹子而言,当它们狭路相逢时,也常常会出现一番争斗。>>>长寿猫猫睡出来(图)
f1 i z; W" S) R4 v' Q
0 T( Z+ t' D( K( u* _' j# K 他们结冤的原因在于进化过程中,它们不幸形成了有着一些基本相同的口味嗜好,也就是说其捕杀的猎物往往相同,这些野生动物之间因此而出现了简单且直接的竞争关系。
% V! i0 h/ t1 r9 i6 ~ T" m4 `, V t7 S% h% n1 m" W$ y% D" _! k3 B1 J1 Q
“由此而造成的动物敌对状况,在自然界其实并不少见。”施利曼介绍说,对于自小被在人类家庭中作为宠物饲养的动物而言,它们的敌对状况会得到改善,但敌意依然深深地埋藏在潜意识中,只是作为一只宠物的生活习惯压制了它们双方的攻击性。
! p- T2 W O* ~1 x5 Z
% j# p" {( O/ f& |# \ 施利曼认为动物们“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还对年初有消息说曼谷的某处动物园里出现了一只老虎妈妈与一只小猪宝贝和睦相处的新闻作出了类似的评价:“它们在天性中是存在冲突的。如果母老虎饿急了,或者小猪仔戏耍过头惹恼了母老虎,母老虎猎杀的天性可能就会重新出现。”
4 Z: B; M' N6 C/ q/ m( t# G+ K
/ k3 `% s2 g1 f6 T$ } |
|